第(1/3)页 入了场找到自己的号房,冷怀逸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勾了勾。 把考篮放好,在监考官兵的注视下,冷怀逸去取了水,清理这即将暂居三日的小空间。 还没走到取水的地方,冷怀逸就看见了姚景中的身影。 他手里拿着一块湿抹布正往回走,看见冷怀逸,他的脚步顿了顿,关切地看了过去。 刚刚姚景中往里没走多远,就听见后面喧哗。 那两个小吏围在冷怀逸的身旁,着实让他捏了把冷汗。 官府的小吏有多难缠,姚景中的心里还是有些数的。 本想驻足多看几眼,可监督入场的官兵催个没完。没有办法,姚景中只好先进了考场。 想着进场后都要清理号房,姚景中也不着急,揣测着时间差不多了,这才拿出抹布,慢慢悠悠地往取水点走去。 他特意把干活的动作放得极慢,就是为了在此处多等一会。 为此,在水源处监督的两个兵士还交头接耳地笑了一阵,笑他读书人四体不勤不习劳作。 姚景中对这种话语,自然是不放在心上的。 磨蹭了半天,往回走的时候,终于看见了冷怀逸也顺利进场,姚景中的心才算是重新放回了肚子里。 冷怀逸轻轻点了点头,示意他没事。 二人擦身而过。 等参加乡试的上千人都进了场收拾了一气,差不多已经接近巳时末了。 铛铛一阵锣响,兵卒们把还在取水的考生像赶鸭子一般赶回自己的号房里。 乡试,终于算是开始了。 几队兵卒按着号房的次序,发下一摞答卷的白纸。 等纸张都到位了,就有小吏在兵卒的护卫下,大声宣读起考试的题目来。 此时的科举,题目不是提前印制出来的,而是要等到考核现场,主考官宣布后小吏们抄录,再进行现场宣读。 若是有哪位考生过于紧张,没有听清题目是什么,那也只能自认倒霉了。 四书五经的经义题,考的是儒家的基本功,对于圣人言的理解。 策论题,考的是对于政治形式和民生等现实情况的解读,以及对圣人言的运用。 当然,还有一道诗赋题,考的是文采,也是林国目前最不重视的题目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