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好。” 诸葛亮应了一声,收回思绪,慢慢走出书房。 洛阳城皇宫内,早朝开始不久。 由于曹叡病重,近几月倒也没什么大事发生,正打算散朝,却见一个侍卫匆匆赶来,跪在朝堂上:“启禀陛下,徐州传来捷报。” “哦?” 原本曹叡苍白的脸色,多了一丝喜色:“速速传来。” “是!” 侍卫叩拜而出。 朝中大臣低声议论,看来那些袭扰徐州的倭寇,终于被赶走了。 没多久,侍卫带着传令兵前来,传令兵跪地道:“陛下隆恩浩荡,荡寇将军已全歼沿海倭寇,抓捕倭寇十余人,特来报捷。” “好,哈哈哈,好啊!” 曹叡大笑:“臧将军不负朕望,你且先下去歇息,朕这就拟旨封赏。” “谢陛下。” 传令兵拜谢退下。 华歆上前一步,说道:“陛下天命所指,那几个小小的倭寇能翻起什么大浪?” “此次扫寇大捷,乃陛下天恩浩荡,番邦闻风而丧胆。” 一时间朝堂内都是恭贺之声,拍着曹叡的马屁。 “够了够了。” 曹叡罢了罢手,这些阿谀之词他是的烦不胜烦,说道:“臧将军此次立下大功,朕加封其为威东将军,统兵于北海郡。” “这也防止倭寇再次袭扰,诸位爱卿以为如何?” 司马懿开口道:“启禀陛下,臣以为陛下封赏并无不当。” “只是倭寇袭扰,没有固定时日,且人数又少,若是派大军驻守北海郡和下邳,完全大可不必。” “据地方太守来报,倭寇袭扰的地方无非在徐州一带,陛下只需派千余兵马驻守东莱港即可。” 曹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嗯,太尉言之有理。” 他也觉得对付区区倭寇,不用如此大费周章。 “眼下是多战时期,吴国重兵屯于寿春,对徐州虎视眈眈。” 司马懿继续说道:“臧霸将军有大将之才,不如率部调往徐州听任,以备不时之需,望陛下能够恩准。” 第(2/3)页